:::

  桌遊動腦防失智

 

對於失智症,除了「藥物治療」以外,「非藥物治療」的動動腦也相當重要,可避免失智者退化,更是在一般長輩更是能增加認知儲量,減少失智症罹患機率,若能在活動當中想要動手動口動腦的話,那桌遊活動就相當適合,例如麻將就是一款桌遊,可以動手摸牌擺牌,可以動口說吃、碰、胡,更是在出牌時思考要怎麼獲勝,對於大腦相當有幫助!因此桌遊也逐漸變為各社區活動當中,受歡迎的休閒娛樂之一。

因此今日要教導讀者如何可以選擇桌遊,以長者為出發點的方式進行挑選,避免選擇長輩覺得不好玩的桌遊,也了解帶桌遊重要三大心法,讓桌遊活動不會變成一種壓力或要求,而是一種促進家庭互動的好契機。

 

一、挑桌遊兩大心法

1.家屬(照顧者)要先愛玩

    沒有人帶領的桌遊,很難上手去玩,因此在挑桌遊的時候要先問問自己愛不愛玩,試玩看看,若自己會玩也覺得好玩,就值得一買,建議挑選時若能看包裝就了解大概怎麼玩,就會很適合家庭跟長輩,若需要看說明書超過五分鐘以上閱讀,那可能不建議購買。

 

2.長者好上手

    看了就想碰,也就是物件類的桌遊,是可以隨手把玩,可以輕易操作有成就感,也容錯率大,讓長者沒有太多的挫折感,盡量不選擇過多卡片、規則很制式化的桌遊,並且大部分的桌遊包裝都會有年齡、人數和時間,可以略知道桌遊實際遊玩狀況。

 

年齡:建議選擇6歲以上到10歲以下的範圍,一方面不會太幼稚,一方面有能提供挑戰感。

人數:1人代表一個人也可以玩,建議選擇6人以下,小團桌遊就可以成團。

時間:建議選擇10~20分鐘內完成,相對不會太快結束,也不會把時間拉太長覺得太難。

 

 

 

二、帶領桌遊三大心法

1.要有意義感

    幫助長者找到玩桌遊的意義,可以增加長者遊玩桌遊的動機,例如告訴長者預防失智很重要,進而長者知道玩桌遊是為了健康;也可以讓長者當老師,帶領孫子女玩桌遊變得更聰明,當玩桌遊有了意義,就會有了動力,進而就會自主的去玩。

2.要有成就感

    每個長者都有自己的故事,長者也怕受挫,在長者玩桌遊時候,重要的不是輸贏對錯,而是長者願意嘗試、修正和不怕犯錯的心,因此家屬的鼓勵就很重要,在還沒有學會的時候,如何給予肯定和引導,不過度批評和指責,看到桌遊不會覺得很害怕。

3.要有開心感

     若玩桌遊不是開心的,那誰要玩桌遊呢? 因此該怎麼玩桌遊,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創意,讓雙方找到可以一起遊玩的規則和方法,同時都能讓雙方感到開心,讓桌遊成為彼此互動的橋樑,成為生活單純不過的休閒活動。

 

推薦撲克牌簡單規則玩法

    對於長輩剛入門,其實可以先從熟悉撲克牌開始,因此撲克牌上面有甚麼元素都能拿來做遊戲,例如可以做分類,可以從花色、數字做分類,一樣顏色或數字放一起;可以做排序,可以從數字隨意湊一到十三、到同花色排一到十三,甚至可以進行加法練習,兩張配成十、三張配成十二等等,各種面向的遊戲互動設計,可以讓長輩動動腦。

 

推薦兩款撲克牌多規則玩法

遊戲名稱

遊戲規則

碰碰翻翻看

將所有撲克牌背面朝上,請每個人輪流翻一張,檯面上逐漸會充滿被掀開的撲克牌充滿,場上有三張一樣數字的時候可以喊碰!,每個人一隻手可以拍一張,一個人最多拍兩張。

一張就是一分,最後有最多張也就是最多分的獲勝。

簡單板:可以掀開兩張就可以喊碰!就可以去拍撲克牌,每個人最多拍一張。

記憶翻翻看

使用四種花色的1~6號,共24張,將24張撲克牌背面朝上,整齊4X6擺好,比較方便記憶。

請每個人輪流翻兩張,兩張號碼一樣就可以獲得一分,若兩張不一樣就要蓋回去,每個人輪流翻兩張,讓每個人都能記憶撲克牌,然後找到配對的可能。

困難版:

1.可以同顏色號碼才能獲得一分。

2.可以使用四種花色1~8號,增加卡片數量。

 

筆者為新北市職能治療師工會理事長林鈺祥